【這是一個老話題,更像一場主旋律劇,結局大家心知肚明,沒有太多的包袱和過場,只有冗長的敘述和等待,還有一個波瀾不驚的結局。未何從2009年底就已經整合的中航汽車,直到兩年后才對整合鈴木有個框架性的結果?為何鈴木的產品投放就如同這整合的速度,慢得一唱三吟?】
真可謂,經過兩年多的糾纏和猶豫,長安汽車近期終下決心,啟動集“整合兩個鈴木”,未來長安鈴木與昌河鈴木將實現歸一。據了解,報送發(fā)改委的整合方案沒有太大問題,只是具體細節(jié),還要與商務部溝通。
中航汽車放權
中航汽車的整合,算得上是當年汽車行業(yè)一件不大不小的事,說它大,是因為集團的來頭不小,軍轉民的腔調和全國整合的范本;說它小,整合并沒有更為細節(jié)的舉措,搭起的中航汽車,更像是個太上皇。
按當時中航汽車的人說:組織起來的中航架構,是為了更好地梳理中航集團的大框架,即便是整合起來的長安、昌河、哈飛與東安,說到底也是集團內部的一次“整齊劃一”。
但正是這個“太上皇”的架構,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集團內部整合的速度和步伐。據中航汽車相關人士表示,開始還在整體架構和企業(yè)人員(主要指高層)的調配上,做一些實際工作,后來,汽車的具體業(yè)務基本都往長安方面傾向,目前來看,汽車業(yè)務基本由長安在主導?!斑@也是為何中航汽車的門牌早搭起來,卻在機構裁撤與整合中步伐不夠快的原因?!?/FONT>
整合鈴木,自然也就沒那么順利。據知情人士透露,其中一個關鍵矛盾和討論的焦點,就是合并后的股份公司,在股比分配上將如何界定。
談判要過三個坎
無論是長安重組昌河,還是昌河因勢利導的說法,不得不承認的是:長安的主導權始終在手上。
即便是不斷給長安方面施加壓力,甚至一度提出鈴木“預計投放車型減半”的傳聞,鈴木都沒能在這場“拉鋸戰(zhàn)”中取得太多的主動權。
一位業(yè)內人士分析說:長安整合鈴木,有兩點至關重要。一是按照汽車產業(yè)的規(guī)定,國外企業(yè)參與合作,只能選擇兩家,長安相當與掌握了鈴木在華合作的全部“核資源”;另外一個是鈴木整合后,便可以再尋找一個合作伙伴,至于怎么選,車型和產品分配怎么統(tǒng)籌,是長安整合鈴木前最需要談判的東西。
此外,整合以后,新公司的股比如何分配也是一個不小的難點,按照目前的說法來看,雙方已經同意按50:50的股比分配。相對而言,此前的兩家合資公司中,中方對日方均為51:49,鈴木為股比爭取來的成績,也是需要日后以車型投放作為回報?!拔磥?,合資公司將在華投入巨資用于研發(fā)中心的建設,力爭每年投放新車型或改款車型?!币晃粯I(yè)內人士說。
與此同時,關于長安鈴木和昌河鈴木在渠道、采購、營銷等環(huán)節(jié)的統(tǒng)籌,也是一個需要內部消化的重點。
即便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,鈴木的整合仍值得期待,如果雙方順利落實,借助鈴木的小車優(yōu)勢和曾經在華取得的口碑,同時依托長安更為集中的力量,相信產銷規(guī)??焖偻黄?5萬輛,將指日可待。
(摘自新浪汽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