令早幾個月上市的全新桑塔納和捷達感情復(fù)雜:過去在中國消費者心中刻畫了一個時代的記憶的“老三樣”,為迎合消費升級,被迫改頭換面湊齊“新三樣”。
從造型設(shè)計、動力搭配、內(nèi)飾到目標(biāo)消費群,和“老三樣”捷達、桑塔納和富康相比,全新的捷達、桑塔納和愛麗舍都進行了顛覆性的革新。
這三個在中國最少都有20年歷史的品牌,希望通過年輕化元素,改變?nèi)諠u衰落的市場力,抓住新一代“80后”消費群。但據(jù)上海大眾方面人士透露,即使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努力,新桑塔納的“80后”消費群體也沒有超過30%。
當(dāng)年“老三樣”靠市場缺少競爭產(chǎn)品,消費者別無選擇確立的競爭地位沒有了,在A級車上百款產(chǎn)品在市場拼殺的競爭中,“新三樣”正在暗地里開始拼產(chǎn)品和營銷。
“新三樣”的錯位
富康在1992年引入神龍汽車時,中國正在進入汽車家轎的啟蒙時代,能有一輛轎車是消費者最榮耀的事。桑塔納在中國的總銷量超過400萬輛,富康也超過了50萬輛。
不過,最近10年中國汽車市場的裂變遠遠超出了“老三樣”的預(yù)期,市場由年銷300萬輛擴充到近2000萬輛,消費水平快速提升,汽車產(chǎn)品的任何一個細分市場都進入激烈的纏斗期。
“神車”桑塔納榮光不再,即使變換思維推出多個系列車型,仍然難以挽救市場的急劇萎縮。2010年桑塔納系列車型總共年銷量為21萬輛,2012年減少到16萬輛,負增長超過30%。
市場消費的年輕化是侵蝕“老三樣”市場力的主要原因。消費群體急劇年輕化,聚焦在入門級中級車細分市場,可選擇的產(chǎn)品很豐富;消費觀的時尚化,讓不同年齡層次的消費群體有類似的審美,比如鉆石切割等時尚化元素在不同級別的產(chǎn)品上被吹捧;老一代的消費群體升級,換車人群選擇了更高級別的車。
桑塔納率先全新?lián)Q代,緊接著是捷達,大眾在產(chǎn)品本身上采用了顛覆性的改變,從外觀、內(nèi)飾到核心動力系統(tǒng),與原來的產(chǎn)品完全不同。
去年9月26日,全新愛麗舍也在北京上市。愛麗舍早就舍棄了“老三樣”中富康的名稱,它是定位年輕化的三款車型中最能切中時尚、浪漫的年輕化元素的車型。不過,當(dāng)在市場上尋找競品時,全新愛麗舍不得不進入“新三樣”的套路,瞄準(zhǔn)的仍然是捷達。
新捷達至少在銷量上站住了腳。去年12月,捷達月銷量達到了2.5萬輛,此前已經(jīng)連續(xù)6個月穩(wěn)居細分市場第一。新愛麗舍也在上市兩個月后就突破了東風(fēng)雪鐵龍的最初預(yù)期月銷8000輛,達到1.5萬輛。
由于富康跟捷達、桑塔納之前銷量一直處于劣勢。所以在換代成愛麗舍后,東風(fēng)雪鐵龍一直在技術(shù)和定位上跟富康做切割。譬如最新一代的全新愛麗舍,同級別唯一集成影音娛樂和倒車影像的MRN大觸屏導(dǎo)航娛樂系統(tǒng),其7寸屏幕尺寸甚至超越了中高級車,操作界面清晰易懂,使用便捷,并且是同級別中唯一支持手寫輸入的配置。類似的人機交互只有在榮威350、福特??怂惯@樣的車型上才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