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2012年新速騰上市之時,一汽大眾公關總監(jiān)拱興波曾向媒體表態(tài),一汽大眾獨創(chuàng)耦合桿式后懸從成本考慮并沒有減配,而是采用了更適合中國市場消費者的懸掛形式
本報記者 王 禁
今年以來,有關大眾速騰后懸掛斷裂的車主投訴不絕于耳,《證券日報》記者也曾先后多次報道此事,在多家媒體的持續(xù)關注下,一汽大眾終于做出妥協(xié)于10月下旬宣布自2015年2月2日起在中國召回裝配了耦合桿式后懸架(以下統(tǒng)稱“非獨立后懸”)的563605輛新速騰并安裝金屬襯板。
此番召回不但未平息速騰車主的憤怒,反而引發(fā)更多車主對于大眾“打補丁”式召回的不滿,并掀起了多城市集體維權行動。以至于,大眾不得不多次召開媒體說明會,申明“打補丁”之舉并非只針對中國市場,并表示非獨立后懸架整體更換為獨立后懸架理論上是可行的,但他們說這樣做涉及到制動等系統(tǒng)的重新匹配,很難保證不會帶來新的問題。目前增加金屬襯塊的措施經過廠方技術論證和測試,是一個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案。
大眾的此番表態(tài)依然沒有得到速騰車主的諒解。針對消費者的眾多質疑和部分消費者要求更換懸架的技術問題,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11月5日甚至向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致公開建議函,提到安裝到召回范圍的新速騰底盤上不存在技術障礙,只有召回成本的區(qū)別,希望總局重視消費者提出更換懸架的呼吁,以確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。
而此前質檢總局也已經組織國家級檢測機構和權威專家,對一汽大眾消除缺陷的召回措施進行評估,并將采取實車試驗等方式進行論證分析。
一份聲明引爆
速騰車主維權升級